据《北京晚报》昨日报道,从明年开始,北京市各个社会单位将设立旅游开放日,逐批对公众免费开放。北京市政府将首批对公众开放,市民可以在透明环境中了解市政府日常工作过程。设立旅游开放日的单位在每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和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免费开放。其他时间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开放日期。
各方信息显示,北京市政府各社会单位逐批对公众免费开放,是开天辟地第一次。放眼全国,政府单位能实现开放的,好像只有北京一处。
从面对全球的“北京欢迎你”,到面对普通公众的“北京市政府欢迎你”,北京的开放不仅限于城市,还有城市里的政府部门,开放理念的进步,再次彰显了北京作为首善之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气度和胸怀。
多年来,政府部门给公众的印象,要么是警卫森严,要么是“谢绝参观,闲人免进”。搞得许多百姓进了政府部门的大楼之后,非常容易就被某种威严赶走了纳税人本应具有的气场和底气,至于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更是一种奢望。从这层意义上而言,北京市政府对公众免费开放,无疑是个积极信号。
透明行政,是现代政治的本质要求。就职能而言,没有一个政府单位能做到闭关为政,没有一个部门能和公众失去联系。没有民众的有效参与,也不会有接地气的政策出台。可是,透明行政却一直是个奢望。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政府部门要进行信息公开,然而,因为传统的“衙门化”思维作怪,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不能说完全实现了信息透明。让政府部门免费开放,则可能有助于公职人员早日去除“衙门八字朝南开”的思维。
就旅游资源而言,许多政府单位的驻地本就是公共旅游资源。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占据了城市中最好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一些部门还迷恋上了最摩登、最帅气的政府大楼。这些依靠公共资源打造起来的秀丽风景与豪华办公环境,应该让公众饱一下眼福,而不能让公职人员孤芳自赏。
因为政府部门难以对公众开放,壁垒的存在,使公众缺少了与官员、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平台和监督平台。于是,“天价吊灯”、“天价酒”事件更多地是通过“网友曝”来曝光,而“网友曝”又容易被人质疑为消息不实-以至于公众想主动监督政府和官员,都被层层壁垒挡在了外面。因此,这种开放就显得很是奢侈。
虽然,开放日仅局限于每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和9月27日“世界旅游日”的效果,对公众来讲未必能“解渴”,但其寓意是进步的,它开启了一个时代,一个政府部门拒绝衙门化、职能部门开始透明化的时代。
对于北京市政府向公众开放,笔者还有三个期待:其一,希望这样的开放制度不仅限于两个旅游日,还应成为日常制度,让所有想参观政府部门办公环境的民众都能随时进入,这样就可以避免政府单位为了那两天的公开做表面文章;其二,希望有机会进入单位参观的人,也不只是以旅游为目的,除了旅游参观之外,还要切实起到监督的作用;其三,政府单位也要像迎接领导一样迎接参观民众,至少态度应该是可亲的。
政府单位的开放,无论从何种角度讲,都是进步的。因此,还希望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够效仿北京的做法,及早把大门打开,及早拒绝衙门化,及早与群众拉近距离,及早实现透明行政,及早与现代政治文明接轨。
王传涛(山东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