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景区要走出“重评选、创收,轻保护、科普”怪圈,必须正视“黄牌警告”的意义,摆正创收与保护、科普的关系。
由于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有所不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月9日向我国三大著名景区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给予“黄牌警告” ,督促三者进行整改。
近年来,公众对国内诸多景区的印象恐怕多为“人多、门票贵”,要说科普,则是“连影子都见不着”。因此,三大景区被“黄牌警告”的消息一出,竟引发诸多叫好声。
世界地质公园的申请条件非常苛刻,包括“要有明确边界,有足够大的面积,由一系列具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址组成,还可能具有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世界地质公园用来作为教育的工具,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
应当说,能够通过评选的景区自然是界内翘楚,在申请时也要花费一番心思。然而,通过评选之后,许多地方只是把“世界地质公园”当做创收的金字招牌,对于“教育、科普”则抛之脑后,普遍呈现出一种“重评选、创收,轻保护、科普”的现象。张家界景区甚至出现了上次评估提出了8个方面的问题,再次评估时有6项没有落实的怪现象。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去年的“史上最长黄金周”,各地景区纷纷出现“井喷”,人山人海、垃圾满天飞,甚至有景区“被踩沉”。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我国消失了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这些纵有旅游人数众多的原因,各级旅游部门和景区又何尝没有责任?君不见,各地对发展旅游业热情高涨,许多景区门票逢节必涨,希望游客越多越好、门票越贵越好,对于保护则推诿扯皮、听之任之,更遑论宣传教育的义务。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第四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而各级政府和各大景区的管理服务却并未因此跟上,这与各地发展旅游的理念出现偏差不无关系。申报地质公园也好,参评世界遗产也罢,都是为了敛财,把创收放在了第一位,完全违背了申报初衷,忘记了景区的真正内涵。
目前我国拥有27处世界地质公园,位居世界首位,三大景区都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黄牌”的影响极大。而各类景区要走出“重评选、创收,轻保护、科普”怪圈,必须正视“黄牌警告”的意义,明确各类“名号”的权利和义务,摆正创收与保护、科普的关系:门票收入应该为了维护公园运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子孙留下更厚重的遗产,而非本末倒置甚至寅吃卯粮。
特约评论员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