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网友“风之末端”发表帖子,直指昆明旅游面临的尴尬境地,甚至说道,恐怕再过几年,昆明就只是旅游者飞机翅膀下一闪而过的一小块土地。昆明旅游的危机真的来了吗?
成都贵阳南宁游客总数均超昆明
2010年,昆明实现全市旅游总收入284.81亿元,增长25.83%;旅游总人数3557.35万人次,增长14.2%。
2011年,昆明两项主要旅游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6.66%;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达4002.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9%。
2012年,昆明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13.7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8%;接待国内游客4580.50万人次,同比增长14.45%;旅游业总收入达42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8%。
然而,西南旅游的你追我赶从来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去年,成都接待游客12246.47万人次,排在首位;其次是贵阳接待游客7403.1万人次;南宁接待游客5146万人次也排在昆明之前;昆明接待游客量4694.24万人次排在最后,对游客的吸引力正在急剧下降。
再从省内看,2012年,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9.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211.73亿元人民币;大理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47.2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95.61亿元;西双版纳接待国内外游客1235万人次,增长22%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136亿元。
丽江、大理、西双版纳3个地方去年接待游客加起来4681.39万人次,已经超过了昆明接待的国内游客总量。曾有昆明市旅游局官员说,来昆明1个游客,就将为云南提供3到4人次的游客量,难道来昆明的游客就只是被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瓜分了,那么云南其它州市的游客都没有经过昆明就直接去了旅游目的地?
昆明景区景点10多年还是老样子
“昆明现在缺乏一个具有唯一性的、非同质性的旅游形象代表。比如说,提起埃及,大家就想到金字塔,提起北京,就想起长城、故宫;提起杭州,就想起西湖;提起昆明会想起什么呢?我们有滇池、西山、石林,但其名气都不足以代表昆明。”连日来,记者走访旅行社、景区、导游、游客,一个共同的观点是昆明不是景区老化,就是景区太大众化。
从昆明景点不难看出,即便石林这样的世界级风景名胜也已老化,人工色彩浓重的世博园已经开发成旅游餐饮聚集区,对国内外游客缺少聚焦点;圆通寺、西山、金殿虽各具特色,但也过于大众;大观楼、筇竹寺、黑龙潭等公园也缺乏非去不可的底气。如果把单个景区、景点置于整个旅游大环境中比较,昆明的景点既不完全吻合云南生态游、民族游的定位,更缺少大理、丽江、版纳的民族和人文气息,放到全国来看,就更难做到鹤立鸡群。
最要命的是,昆明的景区景点老化严重。就连昆明市旅游局一些官员也承认,昆明部分景区缺乏创新,10多年还是老样子。
近年来,昆明旅游产品能让人一下子记住的不多,老景区能记住的就是石林,新景区能想起的就只有花巨资修建的轿子山旅游专线。专线是通了,可轿子山的接待能力却差得很远。
昆明在积极宣传促销昆明旅游的同时,却忽略了核心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一个成熟产品的周边配套开发也不多。
面对渐渐失去的游客,一位旅游行业协会人员说,这是行业内部缺少连横、政府与企业龙头的旅行社各怀心事、景区景点不堪年老色衰,这必然要在其他省市乃至州市的重压下节节败退。
做了10多年导游的汪女士说,其实,昆明能吸引游客的景区景点不在少数,只是缺乏推广和与市场接轨,就如民族村、西山等民族特色景点对游客还是颇具诱惑力的,但由于这些景区门票过于昂贵,再加上旅行社和景区没有达成利益共享机制,逼得旅行社只能忍痛割爱。
特色旅游引游人如织
根据红河州旅游局的统计,五一小长假有35万余人次畅游红河,这一数据同比去年增长了15.75%。
一边是五一狂欢节毫无新意,逐渐丧失吸引力;一边是部分州市县区费尽心思,彰显其旅游特色就会引得游客蜂拥而至。
根据红河州旅游局的统计,五一小长假有35万余人次畅游红河,这一数据同比去年增长了15.75%。
旅游其实是一种感觉,国内外一些旅游城市,论旅游资源甚至还不如昆明。但这些旅城市定位精准、凭借颇具吸引力的宣传和健全的营销策略,把一些潜在的旅游动机转变成实在的旅游行动。就拿被年轻人称之为“艳遇之都”的丽江,也让多少年轻人向往。还有这里的雪山音乐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游客经停昆明的时间逐渐减
4月30日上午9点,重庆的一个20多人的旅游团队乘坐K167抵达昆明。刚刚下火车就被导游带到火车站附近一家餐馆吃早点。“我们不在昆明停留了,一会儿我们就乘坐大巴车前往景洪。”导游一边联系旅游大巴,一边告知游客行程安排。
昆明为何留不住游客?一家国字号旅行社老总说,昆明留不住游客是市场规律,在昆明住一个晚上需要一两百元,如花两三个小时把游客拉到州市,住宿费100多元就搞定了,谁愿去花这笔冤枉钱呢?
著名旅游人士张凡说,不否认昆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世博园、民族村、西山龙门、滇池、圆通寺、大观楼等,还有通过'99世博会后,昆明的接待能力增强。但是残酷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行业内恶性削价的竞争越演越烈。为谋求最具诱惑力的“直观价格”,旅行社不得不把并非最具诱惑力的大批昆明景点、景区从线路名单中删除,以保证低价运行中的微薄利润。只有风格独具的石林是这场“删除运动”的唯一幸存者。删除的恶果迅速显现——游客对昆明日渐生疏,为旅行社的删除平添底气。旅行社、游客联袂制造了一个循环噩梦,昆明不过是这场噩梦的牺牲品。
昆明市旅游局数据显示,虽然坐拥众多旅游资源,但昆明城市特色不明显,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使昆明旅游业集聚发展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城市的吸引力不足,加上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致使国内游客在昆明平均滞留时间为1.98天,海外游客仅有1.6天,旅游消费水平不高,旅游综合效益尚待提升。
要摆脱昆明旅游产业“发光不发热”的尴尬局面,唯有改革,在2005年,昆明启动旅游“二次创业”。在初期,一位旅游局官员曾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在积极挖掘温泉度假游、会展旅游、高尔夫旅游,几个大型项目已经上马,不久昆明将成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可成为商贸会展、绿色生态和康体休闲之都。中转站也好,鸡肋也罢,我相信困境只是暂时的。”
8年过去了,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还在继续,昆明留不住游客的尴尬依然存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每年都把数百万的旅游宣传促销费砸给国外和国内部分著名媒体,到底有没有效果,无人评估。” 一位旅行社人士如此评价。(记者/向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