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小吃"申报市级非遗 成功后还将申请国家级
  • 来源:http://www.xiakeyou.cn 编辑:侠客游旅游网 时间:2013-6-17 点击:
  • 在取得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之后,“北京小吃食俗”有望进一步申请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昨日从北京老字号协会获悉,“北京小吃食俗”已正式启动市级非遗申报,按照申遗需逐级提出的原则,最快年内,北京小吃食俗就将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最终取得市级非遗身份的北京小吃,将从艾窝窝、豆馅烧饼、爆肚、茶汤等30种“群众最喜爱的北京名小吃”中遴选而出。

    北京老字号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小吃食俗”启动申遗始于3年前。2010年11月本报刊发了《北京市文史馆员呼吁“北京小吃”申非遗》一文,反映了社会对于北京小吃申遗的希望,随后北京老字号协会便启动了申遗计划。按照申遗需逐级提出的原则,其首先向西城区提起了非遗申请,并于去年正式通过。目前,“北京小吃食俗”正在市级申遗阶段,成功之后,还将继续申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北京小吃食俗”既不同于物质遗产,也不同于纯正的文化遗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因而此次进行申遗的“北京小吃食俗”是一种打包申请形式,包括小吃的制作技艺和民俗传统两类内容,民俗、制作技艺、品种口味等都囊括其中。

    经过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并依据有历史传统、有故事典故、制作技艺含量高、代表年节习俗、具有北京特色等多项标准,北京老字号协会从现存的205种北京小吃中,选出了首批30种“群众最喜爱的北京名小吃”,而最终进入市级非遗申报的小吃品种就将从这30种小吃中遴选。

    “北京小吃虽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种类繁多,但其传承与保护一直非常困难。”北京老字号协会副会长张健表示,北京小吃较为分散,除了护国寺、锦芳等老字号外,多数经营企业都规模较小且为单一品种经营的形式。这种分散经营的形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此次采用‘打包申遗’的形式,不仅可以将各种北京小吃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也能在北京小吃的经营者之间搭建起交流的平台,并最终通过申遗的形式共同打造一个‘北京小吃’的品牌。”

    对于老字号“打包申遗”,老字号专家刘满来认为这将给北京小吃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老字号小吃企业应在经营方式、产品品类上进行更多的创新,更重视老字号背后蕴含的文化财富,在申遗的过程中让吃‘小吃’变成吃‘文化’。”

    30种北京小吃

    艾窝窝、白水羊头、爆肚、茶汤、炒肝、炒麻豆腐、褡裢火烧、豆腐脑、豆面糕(驴打滚)、豆馅烧饼(蛤蟆吐蜜)、豆汁、咯馇盒、焦圈、煎灌肠、姜汁排叉、卤煮火烧、蜜麻花、面茶、奶酪、麒麟酥、馓子麻花、烧饼、烧麦、糖火烧、糖卷果、豌豆黄、杏仁豆腐、元宵、芸豆卷、炸三角。

    相关新闻

    “北京绝活”年内出传记

    (记者 童曙泉)弓箭杨、泥人张、宫廷补绣、杜顺堂京作硬木家具……今年10月前,本市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以传承人口述历史的方式出版传记——《北京绝活的传说》,揭开这些“绝活”的传奇故事。

    近日,记者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获悉,由市文化局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委托、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承担的这一研究课题,年内将完成第一期调查。通过学校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带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对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进行调查、访问、拍摄,初步完成十多项非遗“传说”,已经形成文字50余万字,照片500余张。

    “这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规模的一次资料整理。”丛书主编、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博系主任顾军教授告诉记者。据介绍,每个非遗项目的访问与调查,都由一位教师带领三五名学生完成,跟踪访问的时间至少有半年。

    访问记录聚元号弓箭杨时,青年教师李扬博士和学生们,几乎每两周就去一趟传承人杨福喜那里,还走访了东四的弓箭大院旧址、当年的弓箭订户——贝满女中等地。除全面、细致了解非遗技艺的历史传承,还整理出不少故事。“弓箭杨在清末和民国就已经外销为主。”李扬说,“那会儿,拉洋车的带外国人上门,一张弓当时就得卖十几块大洋。”

    此外,弓箭杨的弓箭制作有200多道精制工序、道光元年制作的传家宝弓箭、排到三年以后的订货单……这都让李扬对非遗技艺充满敬畏。“道光元年的弓箭,被砍作两截,藏在柴火棒底下,才没有被红卫兵抄走。”李扬说,在他看来,保护非遗技艺,就是为了让其再没有失传的危险。

    顾军介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历史》项目,第一期预计为20个项目出版5至10本《北京绝活的传说》系列图书;今后几年将陆续出版约五十本“传记”,记录约二百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此外,他们还会保留本市市级以上传承人的重要人生回顾、技术回顾等数千小时的音像文档资料。

    据顾军介绍,“该项目将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据库》提供海量的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田野调查数据;也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提供上百本田野调查手记。”(记者 孙超逸)

  上海工商 

申明:本网站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旅游信息的服务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取自互联网,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若未提出,我们将视为认可!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