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正式开通,宁杭、杭甬两条高速铁路运营至今“满月”。一个月间,在高铁“织网成金”效应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出现一些新变化。
平均客座率72%和82%
新客流带动旅游新热潮
铁路杭州站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个月里,宁杭、杭甬两条高铁分别运送旅客196.3万人次和332.5万人次,平均客座率达72%和82%。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张戎认为,之所以尚未达到满负荷运营,这是因为新运营的铁路线路市场仍需要培育,随着时间推移,客座率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业内人士表示,新开通的高铁,能取得这样的客流量已属不易。目前,沪杭、沪宁高铁高峰期的客座率都超过了100%。
数据显示,7月1日以来,宁杭高铁南京南站日均运送旅客逾5万人次,同比增长27%;杭甬高铁宁波东站日均运送旅客量近4万人次,同比增长36%。“宁杭、杭甬高铁连接起南京、杭州和宁波,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休闲和历史文化资源,是一条黄金旅游线。”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穆耕林说。南京市旅游部门相关人士估算,去年杭州赴南京的游客超过百万人,如今高铁开通,初期至少可以带动沿线客流增加15%。
数据还显示,新开通的绍兴北、上虞北、余姚北站3个车站,一个月累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了40.8万人次。长三角城市群纷纷借力高铁大打旅游牌,进一步带动了高铁沿线城市兴起“旅游热”。客流量的增长,对长三角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美食购物、商务会展等都会起到强大推动作用。
运行时间均减近一半
同城效应助推一体化
新的铁路时刻表显示:如今,乘坐高铁从杭州至南京,最快运行只需70分钟,杭州至宁波最快53分钟,南京至宁波最快运行时间被缩短至2小时18分钟,均比原来减少了近一半时间。同时,车次密度也在增加:宁杭高铁现开行动车组列车89列,其中“G字头”动车组列车77列;杭甬高铁现开行动车组列车142列,其中“G字头”动车组列车84列。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向记者表示,宁杭、杭甬高铁的最大意义在于,将一些原本因不通高铁而“边缘化”的城市,也纳入到了高铁“织网成金”的经济圈中来。这样更有利于发挥铁路的集聚效应,促进长三角资源的合理有效调配,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往穿梭的铁路线上,“同城效应”日益显现。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佰平认为,高铁对于城市生态是一场革命,“高铁列车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城市间穿梭,带给旅客的不仅是出行方便,更重要的是带动沿线城市群经济的快速跃升”。今天的长三角,一些新加入高铁城市圈的城市已纷纷开始行动,调整完善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用足用好高铁的带动效应,吸引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资源在本地集聚。如宜兴依托当地山水生态景观资源和高铁宜兴站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打造高铁新城。长兴则启动了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太湖新城”建设,意图加速融入杭州湾城市圈和环太湖城市圈。已有高铁的城市也有大动作,杭州以高铁杭州东站建设为契机,试图将其周围“华丽转身”为集现代生产服务业、旅游集散功能、居住功能为一体的“城东新城”。
孙章还指出,宁杭高铁各站之间的站间距,达到了25公里,比起沪宁高铁的10公里有所增长,显示规划部门在设计站点时,已经注意到了站点规划过密的问题。“高铁车站并非越多越好,两个站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因为列车启动加速需要时间,如果距离很短,刚加速就要减速停车,会加大车辆的损耗,也不利于安全。”这在另一方面,也对拉动高铁车站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