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众多城市不同,青岛旅游并非随着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才出现,而是与城市形成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在规划、建设城市前,建设者已考虑到这座城市具备的旅游功能,由此形成了城市和旅游同生共荣、相互渗透、无缝对接。
开度假休闲旅游先河
1898年,胶澳总督府公布其在胶澳租借地的第一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美丽的“克拉拉湾”(今汇泉湾)有一片优美的浴场,这一部分城区在以后几年将发展成为青岛体育和业余休闲区。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和人口迅速膨胀,胶澳总督府又对原来的建设规划进行修改,将汇泉湾畔休闲娱乐区域进一步扩大。在城市最初建设规划中,明确划定某一区域作为发展休闲娱乐的专用地,这在19世纪末期的中国极为少见,因此可以看作是青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的肇始。
德占时期的青岛开创了度假休闲旅游的先河,为后来青岛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不但有许多来自附近口岸(上海、芝罘、天津)的游客,还有许多来自很远地方(北京、汉口、香港、神户、宁波、马尼拉)的客人到此疗养。东亚许多家庭把青岛作为定期光顾的休养地。“过去避暑远则去往庐山,近则渡海去日本,但是,现状已大多奔赴青岛,在这儿观赏崂山风光与青岛的海景”。
建区域性度假休闲娱乐中心
依据第一份规划,德国人在青岛开展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具体到汇泉湾一带,就是要将其打造成青岛乃至东亚著名的度假休闲娱乐中心。
1899年,德国人在汇泉湾建造了30多座更衣室,后来由于游泳者不断增多,更衣室满足不了需求,德国总督府允许个人在浴场自建小的更衣屋,条件是按季度向政府缴纳5至10元的疗养捐,数目的大小因所在位置而不同,当时建起来的小屋约有140座,形成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维多利亚海水浴场,这是青岛最早的海水浴场,对青岛滨海旅游具有奠基意义。
贝麦在他的《青岛及其近郊导游》一书中提到,为增加海水浴场的娱乐性和休闲性,在游泳季节里,德国海军第三营的乐手每周来此演奏数次。1903年成立的游泳协会也在这里为公众提供娱乐项目。为发展度假旅游,德国人在海水浴场周围,兴建一些条件很好的度假型酒店,较著名的就有海滨旅馆和当时东亚设施最好的饭店之一——亨利王子饭店。在海水浴场周围,德国人还兴建了赛马场、高尔夫球场、咖啡馆、酒吧等娱乐设施,使汇泉湾一带成为当时区域性度假旅游娱乐中心。(撰稿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