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原本强而臃肿的大机构纷纷自求变革。海尔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近两年裁员2.6万人,号称为了扁平化管理而“清洗”中层干部,同时将集团划分为2000多个小微自主经营体。
在这两股大势之下,已创立15年、员工数达3万之多的携程,在2014年索性主动出手,把自己的大公司“拆散”,划分成大住宿、大交通、旅游、商旅等BU(Business Unit,大事业部),向下再分出火车票、团购、攻略社区、用车、邮轮等SBU(Small Business Unit,事业部)和更小的创业单位EU(Entrepreneurship Unit,现有汽车票业务等EU),让各大事业部更像一个实质上独立运作的公司,SBU、EU则进行内部创业,并设立估值、期权等激励方式。通过这样的机制改革,携程希望让“创业激情”不至于外泄,并克服大企业病,保持对市场反应的敏锐和积极。
这一连串动作背后的主导者就是携程的CEO梁建章。在2014 PhoCusWright会议上,他那句“如果你不想被小公司颠覆,先来颠覆自己”,被不少与会者奉为金句,梁建章正是在回归后开始了对携程的“自我颠覆”。
近日,环球旅讯记者深入携程上海总部,专访了梁建章。除了给创业者建议,梁建章还难得地畅谈了互联网发展和泡沫、巨头下的机会、大公司管理、员工沟通以及与90后一代等大量话题。
现在创业者经验比以前丰富得多
环球旅讯:携程在不久前庆祝了15周年生日,回到你们创立的15年前,正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第一波高潮,而现在又是一个创业的集中期,你怎么看这两个时期的差异?
梁建章:用户数量差很远吧,以前是一小部分人利用互联网,现在是全民用互联网,数量上可能至少差了100倍吧。
另外那个时候主要是跟着美国比,当时中国互联网小美国的一个数量级,基本上所有的模式都是跟着美国走,估值是参照美国公司,比如说除以一个10。当然那时候美国的估值是蛮疯狂的,所以中国除以10相对来说也是疯狂的。现在的估值都是反过来了,把美国的估值乘以一个数——当然旅游除外,旅游是少数几个品类中国市场还是比美国小的,现在只有美国市场的1/7,因为在中国旅游还是一个高端消费,中国是一个基数小但成长更快的市场——其他大众行业的话,中国互联网企业是按美国公司乘以几倍来估值。
现在中国在互联网很多方面已经是超前于美国的。因为中国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尤其是移动方面,中国在移动方面很多应用,我觉是世界领先的。它的分工更细,做得也更加专业,而且规模也是超过美国,所以估值可以是美国的好几倍。
如果你说有泡沫的话,那泡沫就被放大了好多倍;但如果没有泡沫的话,那中国的潜力确实是非常巨大的。
回头看我们15年前是不是有泡沫,实际上是有的,很多公司就没有了。但有些公司是没有泡沫的,像亚马逊。后来雅虎是被谷歌超越了,如果把雅虎作为谷歌前身的话,那也有可能并没有存在泡沫。
“你不能做第二甚至第三的同样的东西……一定要在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用一个不同的模式来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创新。”
环球旅讯:你觉得两代创业者,从内在的条件上看,有什么不一样?
梁建章:现在的创业者,我觉得经验比以前丰富得多。当然现在也有创业者是大学刚毕业的,但这是极少数,大部分都是连续创业者,已经创过业或者已经是在创业公司里面做过,还做得很成功。15年前大多是没有这样的创业经验的,很多人是海归或者外企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在创业公司做过。
环球旅讯:刚才说到可能现在有一些泡沫,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创业者,你会选择做哪些方向的,或者是绝对不会做哪些方向的事?
梁建章:你不能做第二甚至第三的同样的东西,这没什么太多机会了。或者说你只不过是在功能上稍微比一个巨头做得好一点,那个巨头可能还没太关注太投入在这一块,或者你的知识更多一点。但如果巨头也在做了,那你是不能长久的。一定要在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用一个不同的模式来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创新吧,不是一个改进性的创新,是一个真正模式上的创新。
另外有些传统行业还没有被互联网改变太多的,那可能有机会。比如说金融或者是健康、教育房地产这些,互联网技术还没有渗透到它领域的传统产业。
环球旅讯:很多年前克林顿卸任总统之后,他说过一句话:如果我是企业家,我就去做太阳能。你有没有这种可能自己真的不会做,但是关注得比较多的、觉得未来比较有前途的东西?
梁建章:如果说非互联网领域的,制造业这些行业,当然会有企业出来,传统领域,健康、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业会一直有。我觉得互联网下一拨可能就是这些领域。
但所有这些制造业领域,它的创业速度、爆发起来的能量肯定跟互联网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互联网是一下子,通讯的技术一下子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这些制造型的企业,物理上的突破肯定会一直有,但速度不像互联网这么快。
梁建章曾说:“如果你不想被小公司颠覆,先来颠覆自己”。(资料图)
充分授权,让他们到市场上去竞争
“组织机构朝着集中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创意或者反应速度的角度来做事,组织结构变成自上而下的集中式,像一般大企业的那样。这种情况下,往往公司风险就开始出现了。”
环球旅讯:你回归之后,携程开始了二次创业,你们内部创业的最初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梁建章:这也是分析了携程这两年碰到的问题。在2007、2008、2009年公司成功以后,问题已经开始冒出来,当时携程还没有长大,但比较轻松地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和业绩,组织机构也朝着集中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创意或者反应速度的角度来做事,组织结构变成自上而下的集中式,像一般大企业的那样。这种情况下,往往公司风险就开始出现了。
后来当然就碰到问题了,因为新的很多技术冒出来,移动互联网等等,我们反应和跟进也慢,技术方面、投入创新方面也会不足。
看到问题以后,我们要进行改变,那就是要把我们公司变成很多小的公司,每个小的公司他们对外面很灵活,要和外面的创业公司竞争,那机制要跟外面差不多。如果能够差不多的话,他们也会像创业公司一样,非常有能动性、非常灵活地去做这个市场。当然这里面的激励机制也要到位,与外部创业公司相接近。
再有就是携程的资源、平台支持,那他们的胜算至少可以跟一般的创业公司比拼,我觉得可能有更大的胜算。
所以当时就做了这样一个改革,把我们公司分成大大小小的部门,给事业部或者创业单位的头儿——我们也叫做CEO——充分的授权,让他们到市场上去竞争。
携程总部办公楼内,吊牌上写着“大住宿事业部”
环球旅讯:携程现在有多少个EU?
梁建章:现在十几个。
环球旅讯:是否成立一个创业项目的考量标准是怎样的?
梁建章:首先是业务要分得开,有明确独立、划分清晰的业务形态。不能还有其他人跟他交叉,否则内部会有一定的竞争。能定义得清楚,就把这一块给他做。
我们当然想得很大,希望一些创业项目、事业部可以独立地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公司,然后上市。那这个团队的头儿、创始人,要有足够的能力才可以。
“非旅游的都不做?”“对,非旅游的不做,包括投资。”
环球旅讯:有没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或者发展得比较好的创业项目?
梁建章:我觉得总体来说是有的,相比以前大公司旗下很多东西混在一起做的时候。
比如说门票,以前在旅游(部门)底下一小拨人在做,后来拿出来作为一个大的创业团队来做,至少有十几倍的速度增长。现在还是一个成长非常快的、将来很有前景的,是地面服务。
火车票业务我们拿过来(指收购铁友网)以后也是增长了十几倍,现在一天都几十万张火车票,当然钱不是赚得太多,是通过让人家买保险来赚钱,但是火车票业务的流量、客户的黏性是很高的。最近做火车票的人又做了一个汽车票创业项目,现在最高峰时每天上万张汽车票,这个也是前景非常看好。
攻略做得也不错。还有一些在培育阶段,像旅游购物,这是你到海外去,到购物店,不用跟着导游去也能拿到一些折扣和返现。
环球旅讯:能不能说几个被你们否掉的项目创意?
梁建章:有些是太小了,我们就觉得不能做。非旅游的创意不少,但是这个不一定适合我们做。
环球旅讯:非旅游的都不做?
梁建章:对,非旅游的不做,包括投资。我们还是要专注做我们最想做的事,非旅游的东西的话,如果没有携程品牌的支持,成功的可能性就不会太大。
旅游方面的,有些东西太小了,我们可以先尝试一段时间。比如说我们在做一个纯粹的行程管理工具,我们觉得这个东西的商业前景可能不到成为一间公司,只是一个功能。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不一定要是一个公司。
类似这样的,携程还做了比较细分的特色旅游功能,也小了一点。
内部创业也需要放弃和进取心,要选出一批狼来做
环球旅讯:对创业项目的考核标准,除了收入还有什么吗?
梁建章:短期目标先不急,可以拿流量或者客户忠诚度来衡量。但是长期来说,都是按照它作为一个独立公司的价值来看。如果它长期赚不了钱,可能就不适合作为一个独立创业团队。要做成一个创业单位,至少要有长期独立存在的商业价值或者公司价值。
(携程内部创业团队详细的机制,可以参看环球旅讯同期采访携程创业项目“玩乐”负责人潘飞的报道)
环球旅讯:这里面有没有一套淘汰机制,来判断一个项目不行了,要下了?
梁建章:到今年可能会看到一些吧,有些如果能够达到目标的话,会可能看到一些(淘汰)。因为大部分创业项目是去年做起来的,一般来说给我们会给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除非做得特别不好,公司正常的机制会把你淘汰出公司,否则如果是客观原因或者是这个模式本身问题,我相信员工还是会回到公司去做其他项目。
当然他们可能也会有一定的损失。因为他在内部创业的话,会失去本来在携程会得到的一些奖励(股票、期权),内部创业这段时间就没有了。但如果这个创业是成功的话,未来他会得到高额收益。
“我相信过一两年,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就不能做下去了,这段时间创业者至少是有一定的损失,做不好的话,还是可以回携程来,但是他的损失还是蛮大的。”
环球旅讯:我们跟一些EU负责人沟通过,你们是不是在EU内部也设立了一套估值、管理团队期权的体系?
梁建章:对,估值是要根据业绩、收益来看。
环球旅讯:听说他们部分人也自己去投钱去入股EU?
梁建章:对。
环球旅讯:EU的负责人是不是享受EU的期权,就不能同时享受携程大公司的期权?
梁建章:对,属于公司不属于EU的这些员工,当然是拿公司期权,如果是在EU里面,他可能会卖掉一些公司的期权,再去投资EU的期权。
环球旅讯:所以如果一旦这个项目不成功,个人也面临着财务方面的损失?
梁建章:对。
环球旅讯:那你作为一个领导者,有没有一些理念或者手法,让下面的团队保持所谓的狼性?
梁建章:有的永远是羊,你也没办法(笑)。
首先你要选择有进取心的人来做这件事。在外部风险非常高,创业者放弃的东西非常多,内部创业不可能像这样,但还是有一定的放弃和进取心。
对于那些更想拼一拼的,更想冒一点风险的,这样的人就会选择去做。他自己有的时候也会去投一些钱。所以这本来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就可能选出一批狼来。
当然了,你要给他竞争性。业绩直接是跟他的未来估值、收入挂钩的。还有就是淘汰机制,我相信过一两年,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就不能做下去了,这段时间创业者至少是有一定的损失,做不好的话,还是可以回携程来,但是至少这段时间,他的损失还是蛮大的。
通过这些机制,希望能够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我们现在自营业务基本上不会比外面有太多优势,除了用了携程这个品牌。”
环球旅讯:你们投资了同程、途牛,它们如果与内部创业项目有很强的竞争,是完全放任竞争,还是有一些机制去平衡利益?
梁建章:平台(上的业务)跟我们自营业务竞争的话,这总归是一个要一直进行评估的过程。我们现在自营业务基本上不会比外面有太多其它的优势,除了它用了携程这个品牌。携程这个品牌一般来说就可以有一定的溢价,价格如果相同的情况下,客户选择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基本上就这一项是优势。
关于平台到底怎么样来协调资源,携程贴牌或者投资的,与跟外面的公司,会有一定规则,规则又不一样,但基本上是公平的。不是说一定是携程的东西就好,还是要按照利润、服务怎么样这些维度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