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几天前,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了一篇题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在网络引发热议。吴晓波在文中描述,自己在日本看到中国游客疯狂采购多个电饭煲、电动牙刷,甚至是马桶盖。对此,吴晓波发出感慨:中国制造业需要反思,为什么游客喜欢在国外抢购小家电?
就在昨天,知名电信专家项立刚在博客上针锋相对,认为日本的马桶盖没有吴晓波说的那么好,不要对中国制造“妄自菲薄”,并希望吴晓波展示一下日本的“马桶盖”。本来是争论柴米油盐的小家电,为何一下扩大到整个中国制造业?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两方的争论?
吴晓波此前发文称,日本的马桶盖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并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使用,甚至有日本免税店的营业员用难以掩饰的喜悦神情和拗口的中文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卖断货。”折合成2000多元人民币的马桶盖,供不应求。
日本爱客旺免税店职员:已经没有货了,现在不是说哪个牌子的问题,是哪家有货你就买吧,不然很快也就没了。有时是上午有了,下午就没了这种状态。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中国客人特别认可它,大量客人来日本了都买这种产品,厂家根本来不及做。
对于这些说法,项立刚无法接受。他直言:吴晓波吹捧日本产品到了肉麻的程度。首先日本的马桶盖很多都已经进口到国内,没必要一定出国购买。其次,项立刚说,他也没见过适合所有大小马桶的马桶盖。
项立刚:日本是110伏的电压,中国是220伏的电压,电源接口也是不一样,它应该在中国买,有人到你家去安装是最好的,这个东西只有日本有,中国没有,必须要去日本买,没有这样的现象。比如说瞬间加热、烘干,抑制细菌生长。这些技术基本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吴晓波在文中称,“过去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制造界行走,他的企业家朋友中大半为制造业者,“嚣张”了二十年,而今却终于陷入前所未见的痛苦和彷徨。”此言一出,身在通讯领域的项立刚立马举出了反例:当前,中国国产智能手机无论是市场份额、研发水平、核心技术等都在日本品牌之上。
项立刚:其实中国这些年一些领域都在进步,而且一些大的领域进步是非常惊人的。通讯设备中国早把日本所有的企业都挤垮了,像中国的中兴、华为越来越多地掌握了核心技术。我最反感地是,日本就代表了一个方向,中国就不行了,其他的具体问题都可以讨论。
吴晓波认为,中国游客从日本千里背回马桶盖,需要中国企业从自身找问题,那些在免税店里疯狂购物年轻的消费者,大多是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是理性消费的中坚,同时也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的人群。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出现,意味着制造业转型升级转折点的到来。
吴晓波:我们中国制造在完成了一个由短缺向过盛的过程中,我们在量上面已经变全球第一位,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在科技上有大的升级,因为品质的类似就开始打价格战,很多科技概念变成了广告概念,所以我觉得这一次,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确实有差距,第二也给了我们希望,也就是说只要你的电饭煲、马桶盖、保温杯做到像日本这么好的水平的话,第一是有人买的,第二是卖的出价格来的,其实是蛮好的一堂课。
对于反思说,项立刚还是不认同,他说全球最好的马桶盖也不在日本,瑞士、德国都有更好的品牌,这些世界名牌洁具,很多的生产地点就在广东佛山。中国消费者在日本疯狂购物很可能是被忽悠了。
项立刚:对比过国内马桶盖和国外的情况,充分了解情况,一定要到国外去买马桶盖吗?还是说,去了以后,同行的人或者有导游说,日本的马桶盖非常好,然后你去买了一个。
项立刚表示,尽管中国制造业在某些领域确实和国外有差距。但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的中国制造业和国外差距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甚至还有自身的优势。一味地传播“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或许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声誉和成长。
项立刚:在某些具体的领域,中国不如外国的,我也同意,但其实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是同样的情况了。就被一些人,一说中国东西就不好,整个我们在品牌形象上,做同样的东西,人家比我们卖的贵的多,人家的利润比我们要好得多。同样的东西,我们还卖不出去。
这场马桶盖引发的争议,无论是吴晓波的“企业反思论”,还是项立刚“力挺中国制造论”,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中国企业、中国制造更好地发展。双方视角不同,立场鲜明,但又并行不悖、殊途同归。在当前市场激烈竞争大环境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业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只有不断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改革的潮头。(柴华 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