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群体现旅游式打工现象 短工化渐成新趋势
  • 来源:http//www.xiakeyou.cn 编辑:xiakeyou 时间:2012-2-20 点击:

  • 春节后,又迎来换岗就业的高峰期。图为近日外来务工人员在上海浦东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外准备接受面试。  裴鑫 摄

     

    核心提示

    短短几年间,到过多个城市,做过多种工作,长的几个月,短的一星期……目前,在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旅游式打工的现象。“旅游”打工、打工旅游,到底有何不同?他们频繁更换工作为哪般?对个人、对社会、对企业有何影响?请看记者调查。

    “这些年在不同的地方打工,做过艺术玻璃学徒工,当过焊工和摩的司机,也尝试过自己创业。”2月19日,24岁的柴兵兵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离家出来打工的第九个年头。

    从离开河北邯郸老家,到北京、邢台、天津、无锡打工,如今又回到北京,柴兵兵目前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

    年轻务工者频繁换工作,“不像打工更像旅游”

    “那时候就想自己养活自己,不给家里添麻烦。”柴兵兵对第一次打工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8年前,柴兵兵不顾家人反对,退学来到北京,在一家艺术玻璃厂做了学徒工。“包吃住,月薪150元。16岁的小孩,有个工作就不错了,也想学点东西。”柴兵兵说。

    在艺术玻璃厂干了两年多,觉得工作环境对身体不好,柴兵兵辞了工作,回老家去学焊工。“学完后,我被分配到邢台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当焊工。”他说,自己对这个工作一直兴趣不大。

    两年后,柴兵兵再次辞职,南下江苏无锡,找到一份焊广告牌的工作。在无锡人生地不熟,内心孤单,柴兵兵工作了几个月后又回到家乡邯郸,用几年打工的积蓄和借来的钱,开了一个小店。

    坚持了一年,手里的钱几乎快投光了,却有出没有进,小店终于支撑不下去了。“这之后,又到天津一家工厂上班,晚上还当过摩的司机,一个月下来能攒上四五千块。”柴兵兵说,但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一年多以后,他再次辞职,来到北京,干起了网站建设和销售工作。“这8年间,换了四五个地方,做过不下七八份工作。”柴兵兵说。

    在杭州市桐庐县一家家具厂打工的杨秀良今年刚满20岁,来自贵州省一座小县城的他在杭州已经打工快一年了。这一年中,他先是在西湖边的一家餐厅里做服务员,后来又到了现在这家家具厂,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生产橱柜。

    打工的一年中,每逢休假他就会去周边的景点旅游。波光粼粼的西湖、山谷曼妙的九溪、超山的梅花、安吉的竹海,都让他流连忘返。为什么这么喜欢旅游?“一个人出来打工,也没什么朋友,到处看看、拍拍照也挺好的。”杨秀良告诉记者。

    据职业介绍服务网站工众网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年轻的务工者或者为了谋求更好的待遇或发展,或者仅仅是为满足个人兴趣,频繁更换工作城市和工种。有人评价他们的经历说:“根本不是打工,更像是旅游”。

    打工为旅游,还是“旅游”为打工?

    在柴兵兵辗转南北,尝试着一份又一份工作的同时,他的同龄人何明奇也在走南闯北。

    23岁的何明奇是重庆人,高中时代就迷上了自助游,大学时,他骑行过川藏线、滇藏线等线路。在川藏线上,他与同伴没钱继续旅行,只好给藏民帮工,以换得食宿。

    自此,他对打工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滇藏线和中国大环线的骑行中便一路打工,帮牧民放牧、做饭、干杂活换取食宿。

    去年大学毕业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的念头跳了出来,何明奇决定利用两年的时间,一边打工一边旅行。

    “计划下一站去尼泊尔,在杭州再呆半年就出发。”何明奇告诉记者,“打工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慢慢欣赏风景,而且能认识很多朋友。”他笑着说。

    在豆瓣网的打工旅游小组,网友们发布招工信息、征旅伴或是分享旅游经历,他们对打工旅游的定义是:“到异地或异国去打工,可以去农场、工厂、旅店,边打工赚旅费边游玩,给人生增加一些轨迹外的记忆”,“一般都是时间比较短的短期工作,目的是深入一地的生活获得更多体验或者为了节省和补贴旅行费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像何明奇这样选择打工旅游的,一般是都市白领、大学生群体,他们选择边旅游边打工,以休闲、增长见识为主;而像柴兵兵这样的“旅游”打工,则大多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寻求更好的待遇和发展时,一种相对被动甚至无奈的选择,与“旅游”并无多大关联。

    回想起这些年工作的经历,柴兵兵这样告诉记者:“这8年间不停的换地方、换工作。就是想多学点儿东西,想有点儿发展。”他说,他的很多朋友也有不停换工作的经历,大多是因为对工资待遇不满意。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已成普遍趋势

    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个课题组近期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短工化”就业趋势在农民工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和普遍。

    据这项调查,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多。

    调查还发现,“短工化”趋势逐年递增。报告显示,2004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4.3年。而2008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只持续了2.2年,缩短了近一半。

    “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作,到处打工,实际上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谋求生计,以旅游为目的的是极少数。而一些白领把打工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目的是为了旅游。”有专家分析“边打工边旅游”的现象认为,这两个群体频繁换工作的本质是不同的。

    据统计,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58.4%,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部分。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何江穗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典型的特点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工厂的,多数人没有务农的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希望、事实上也只能留在城市里。他们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都和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大的区别。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像父辈年轻时打工那样,面临紧迫的生活压力,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选择权利。

    何江穗认为,短工化趋势的表面原因,是农民工追求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深层的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机遇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变化,使得新生代的农民工发展定位发生巨大变化。此外,诸如户籍制度、教育和医疗制度等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表达诉求的渠道等,也是“短工化”的原因。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汪建华认为,工厂更倾向于使用比较灵活的用工制度来控制成本,也会逼得一些农民工难以在一个单位长久工作。另外,由于工厂招工机会多,工人跳槽时选择相对较多。

    “短工化”不利个体发展和产业升级

    “短工化”有何影响?何江穗认为,对个人而言,不停地更换工作的地点和单位,使打工者无法建立熟悉的圈子,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缺乏归属感,不利于心理压力的排解。另外,换工作期间,可能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收入,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工作地点的变动也会影响婚姻关系的稳定。

    对企业而言,特别是对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工人频繁跳槽可能影响较小;但是,如果要实现产业升级,靠不断换工作的低技术性的工人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国家而言,一方面,社会中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成员一直在换工作,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对这些社会成员来说,不断换工作,未来的养老等都是问题。

    专家建议,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是体制的调整和法律的规范,完善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实行产业升级,对农民工的需求更加重视。比如改革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稳定劳动关系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等。

    同时,还应进一步推进相关法制与政策的完善,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使劳动关系日益走向稳定。

  上海工商 

申明:本网站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旅游信息的服务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取自互联网,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若未提出,我们将视为认可!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