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最近,中国某些城市高尔夫球场再度刮起“违建风”。中国国土资源部挂牌督办的高尔夫球场“违建令”威慑力犹存,但广东湛江“叫而不停”的千亩高尔夫球场仍刺痛公众神经;山东寿光1400亩湿地高尔夫球场令人汗颜。
动辄千亩的“违规用地”频频出现的原因,究竟是管理缺失还是另有动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家正在清理整顿高尔夫球场之际,一些地方的开发商仍然敢于顶风作案,其关键还是受到利益的驱动,虽然高尔夫球本身 70%都是亏损的,但开发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以建设球场为由大量圈地,并以此推动周边的楼盘价格,获取双重的巨大的利益。目前我国修建的400多个高尔夫球场中,通过正规审批的只有10家左右,大多数都是打着体育公园、生态公园、绿化项目等旗号建设的,像山东寿光的成铭生态湿地公园其中就暗含着一个占地1400亩的高尔夫项目,湖北仙桃的一家企业是借助生态旅游建设高尔夫球场的,这也是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看重暴利,从2004年至今7年间,各路房地产商开工兴建了几百家高尔夫球场,于是“高尔夫地产”持续着井喷式的野蛮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经过规范审批的高尔夫球场数目只有10家!中国高尔夫协会前副主席崔志强先生说问题本质归于管理问题。
崔志强:长期以来,对于高尔夫的行业管理或者说这种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标准这些东西缺乏一个基本的管理制度,国外会有很多的这种具体的规定,比如说对于用地、对于资源保护、对于环境它都有很多的这种要求,而且要求的非常细,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我觉得是目前我们国家高尔夫球发展特别需要的一些东西。
中国高球运动相对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这些市场已趋成熟发达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都出台了在重要的环境敏感区域限制或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法规,有的国家甚至规定细致到广域上水源保护区20公里以内不建高尔夫球场等等。
全世界高尔夫球场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它是16000多个,在相对面积,就是国土面积相对小的单位面积里边数量最多的是日本,因为日本是有两千多个,相当于一个省的面积里面两千多个,他们这些球场里面非常注重环境保护或者说他们都是环境友好型的,而比如说你去美国可以看到球场附近的野生动物,水生的水里面,沼泽地一些生物,鳄鱼什么的这些东西,它都自由自在的跟球场非常亲密的联系。
中国高尔夫协会前副主席崔志强先生早在1985年赴日本研修高尔夫球,日本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友好型管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崔志强:日本有一个非常大的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叫琵琶湖,当然我们学习那个地方就离琵琶湖不远,琵琶湖的附近也有一些高尔夫球场,但是日本政府就有规定对于淡水资源的保护区,含有那些特定成份的药物是绝对不可以使用的,对环境保护比较好的一些方式来管理球场,化肥、农药等等这些东西它会有严格的限制,比如说你必须使用那些低残留的、低残毒的药,而且它这个球场周边的水质定期都做非常严格的监控,如果一旦出现问题,球场就会收到重罚。
对于耕地比中国还要紧张,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的日本,政府多年来对企业和个人投资高尔夫球场场地有要求:高尔夫球场一般都选择在荒地、山坳、垃圾掩埋场等一些不宜耕作的土地上,这样一来,这些土地变废为宝,绿色植被使环境改善、土地增值、社会获利。这和中国有些球场开发者占用耕地的情况有所不同。崔志强表示,政府政策的引导显得更像一顶指路明灯。崔志强说起了他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州府凤凰城考察时的一则见闻。
崔志强:实际上还有一个政策引导的问题,比如美国的凤凰城当地政府就会用很低的价格,甚至是说接近零地价的方式把开发商引进来,然后让开发商在这儿建球场,做地产,然后把人群引进这边来,原来价值比较低的地块变的价值比较高一些。我曾考察过一个凤凰城的项目,当时大概是因为中国的土地面积大概是 4000多亩,开发商是拿了一个1美金从那个地方给我们租来的,实际上就是鼓励开发商们来开发,地产的价格也都非常便宜,就吸引了很多的这种中低收入的人到哪儿去养老,也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生活环境。
对于一个地区,有质量、有标准、有责任地发展高尔夫球产业其实可以带来魔法般的美丽变化。比如国内云南春城球场的良性发展就伴随着当地多了上千的就业机会;而且让周边的农副产品找到一个定向的好出口等等。用崔志强的话说,对于这个行业目前良莠不齐的现状,未来建议尝试分级管理。
崔志强: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政策引导,比如说对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进行分期管理,比如说什么地方我鼓励你去建,什么地方我要限制你去建,什么地方我是绝对不允许你去建的,就是哪一类的,就是做出这种,还是要有一些规定,因为有一些地方荒山,荒地或者一些沙荒地这些地方,包括一些旧林地,包括河滩地,其实这些地方闲置在那儿的时候如果说有人去投资来建球场的话,对于环境也好对于改善区域环境也好,特别加上对于投资环境、吸引就业我觉着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通过与各国比较来看,我国高尔夫球场的数目并不多,但管理相去甚远。对于越来越大众化的高球运动,"一刀切"的管制,显然不合实际。不妨根据地理环境,引导从业者和资金向公众球场和公益球场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人在蓝天绿树下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