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渐寒,后海义务相声队的演员们正在演出。观众们裹着棉袄观看。
修宏伟
宋嘉鹏
冯义凯
【感人榜】
后海义务相声队
年龄:1年
成员:由多名80、90后相声爱好者组成
【德行录】
从去年4月开始,什刹海荷花市场的小广场上,出现了一群年轻的相声演员。一张小桌,几把纸扇,一人一身长褂,让大家见识了老北京“撂地”相声。他们不售票,免费演。每晚7点,新老粉丝将他们重重包围。一个半小时,三四个段子,笑声此起彼伏。一年多来,这群年轻人自娱自乐的精神,传承老北京“撂地”相声的心愿从未改变。
冬夜里露天相声仍火爆
12月2日,晚6点半,天色已黑。后海荷花市场的小广场上,附近工地的农民工,遛弯的居民,个个裹着棉衣,呵着白气。后海义务相声队演员修宏伟骑着电摩托带着搭档宋嘉鹏刚刚赶到。
“以为你们不来了。”一位老太太说,“天这么冷,还说啊?”“嗨,能说一场是一场。”修宏伟从车后座掏出快板儿,和宋嘉鹏一起打,“先遛遛嘴皮儿。”不一会,演员冯义凯从学校下课后赶来,他上学的地方在河北燕郊。穿着棉衣,手插着兜,冯义凯跑到湖边,低头顺着河沿溜达,“我在顺词儿。”
小广场西南角,三人脱下棉衣,换上布鞋、大褂,寒意让冯义凯直哆嗦,他搓了搓手,等着上场。红绸盖着的小桌刚摆好,人群立刻聚拢,小桌旁的台阶上“呼啦”坐满了人,免费“撂地”相声马上开说。
白天上班上学夜间演出
宋嘉鹏主持开场,“各位好,我们又来了,给大家说两三段”。入冬近一个月,这是相声队今冬的最后几天演出。
“又胖又高的是修宏伟,小个子是冯义凯,中分头是宋嘉鹏。”观众吴大妈叫得出每个演员的名字,“今天‘大成子’王茗杰怎么没来?”得知“大成子”有急事回老家天津几天,吴大妈这才放心。
9月份,当初发起相声队的演员韩硕回了老东家“嘻哈包袱铺”。随后,在相声队走红的残疾小伙“纠结哥”也去了别处。修宏伟等人仍在坚持。由于大家都是业余演员,白天工作或上学,所以流动性较大,但总是旧去新又来。
宋嘉鹏4月份加入。他在一家物业公司工作。“我来的当天,演出的只有修宏伟和‘纠结哥’。”宋嘉鹏凑上前说:“想和你们一起玩。”成员修宏伟说“试试吧”。当天,宋嘉鹏试了一场。“第一次在人前‘使活’,能像他那么好,太少了!”修宏伟说。
高中生放弃工科学相声
“我出上联。”“我给你对下联。”这个传统段子《对春联》冯义凯和修宏伟说了不下五十回,但在后海观众中仍然受捧。
捧哏的修宏伟发问,“我上联出个言?” “盐?我给你对个醋,盐对酱那算砸了,盐咸酱也咸。盐对醋,油盐酱醋。”冯义凯边说边比划,大伙被他挤眉弄眼的动作逗得哈哈笑。
说完,冯义凯鞠躬下台,蜷缩坐在一边,听修宏伟和宋哥表演“地理图”。冯义凯是团队最小的演员,加盟时才17岁。今年7月,他考上石家庄某大学建筑系,“学盖房子,实在没兴趣。”冯义凯决定退学,到天津一所曲艺学校学相声。虽然学业繁忙,但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后海表演。
找机会希望养活相声队
经常有观众问“免费演出没有收入为何不放弃?”演员们表示,后海有一群老观众每天都在那儿守着,大家有感情了,不会离开。
去年,原本是公司职员的修宏伟也辞去工作,专职管理义务相声队。希望通过联系一些收费演出,赚点钱养活义务相声队。
现在每个周末他们都到湖广会馆表演两次,每人可以拿到几十块钱的收入。“听说后海有几个说‘撂地’相声的孩子不错。”湖广会馆相声负责人赵臣说。
在湖广会馆,几人感受到“撂地”和剧场的不同。修宏伟说,剧场比“撂地”更让人紧张,但能学到很多东西。
【观众问】
后海免费演出能坚持多久?
观众:你们没钱赚,后海义务演出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成员越来越少,为何不放弃免费演出?
后海义务相声队:能坚持就一定坚持,现在团队固定演员四五人,只要有两个人,能凑足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我们就演。后海是我们最初的舞台,有一群老观众,大家有感情。
【同行问】
“撂地”和剧场哪个锻炼人?
相声同行:后海“撂地”和剧场演出,哪种方式让你们觉得更能提高水平?
后海义务相声队:我们的水平是后海“撂地”摸出来的,没人教。剧场登台得到的锻炼又不一样了。怎么样适应舞台,把观众说乐,对得起人家的票钱,这都是只有在剧场才能学到的。
【演员群像】
修宏伟
28岁,现已辞去工作,专职管理后海义务相声队,演出中以捧哏为主,是多位演员的“公共搭档”。
宋嘉鹏
31岁,物业公司员工,后海义务相声队主要演员。“中分头”是其招牌造型。此前是该相声队观众。
冯义凯
18岁,读高三时加盟相声队,7月考上大学后决定放弃理工科,退学改学相声。是后海义务相声队最年轻的演员。
【话厚德】
无论是在剧场还是路边表演“撂地”演出,我们都使尽全力,逗乐观众,这和掏不掏钱无关,我们是在荷花市场让大家认识的,在这说相声,能坚持一天就坚持一天,团队里只要能凑够两个演员,我们就来演出。
——后海义务相声队
采写/记者 刘珍妮摄影/记者 周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