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博物馆是甘肃省设施齐全的县级博物馆,从距今1亿年的鱼化石,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产生活用具到明清时期的文物都有收藏,8000年历史没有缺环、无断代。”秦安县博物馆馆长王多庆称。
秦安县博物馆地处县城中心,古朴而不张扬,进入油漆斑驳的大门,一座不大的院子里,展厅以仿明清建筑为主,院内古柏苍苍,在冬日里尤显得凝重。正对大门的是博物馆第一单元展厅,展厅里主要展示的是大地湾及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在展厅陈列的图片上,有大地湾F901房址。据研究考证,F901房址居住面为料疆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的现代水泥地面,经测定,承受强度相当于现在的100号水泥承受的强度。“所以俗称它为世界上最早的水泥。”
在馆藏的新石器时期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一根骨针。这根骨针在秦安县出土,虽然现在无从考证是在骨头上钻眼还是骨头上本来就存在眼,但是能将骨头打磨成针,“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展示了先辈高超的打磨技艺。”大地湾文化包含大地湾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五个时期,它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享誉考古界。“有专家评价,这是‘中国的宝珠,世界的奇迹’。”王多庆表示。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物最重要的门类之一,以品种繁多,制作精美而著称于世。秦安县出土了各个时期青铜器的珍品,有圆足铜鍑、提梁卣等,其中圆足铜鍑高19.5厘米,重1公斤,这是一种北方游牧民族习用的炊具,上有双耳,可穿系绳索掉在架上炊煮食物。
“这种形态的铜器,自公元前至北魏在欧洲东部直至中国北方,广泛传布,可以说是草原丝绸之路上表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典型器物。”王多庆称。
在博物馆的第二单元展厅,则展现的是齐家文化的玉琮,唐代的海马瑞兽葡萄纹铜镜,北朝至至唐代的佛教石刻等。
而在博物馆的第三单元展厅,展现的是明清以及近代书画家的一些珍品之作,有明嘉靖胡缵宗的墨宝,也有左宗棠弟子的佳作,更有民国时期吴佩孚的笔迹。同时,该展厅还收藏了民间一些书法家的作品。
秦安县博物馆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该寺起初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刹,但经过近千年的风雨,该寺的般若殿保存的还比较完整。“般若殿保留了元代建筑风格,整栋建筑没用一根钉子,全是榫卯结合,它是甘肃省现存较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全国仅存的几座元代建筑之一。”王多庆表示。
(记者 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