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晾贮存 张娜 摄
过节聚餐或者走亲访友的腊肉,本是再寻常不过的当地特产,但从现在开始,如果你选北川腊肉,你吃的不只是土特产,而是“非遗”。
经过一年多的严格审查评选,北川腊肉被成功收录进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往年的“土货”华丽丽变身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带动山区群众发家致富。
千年传承荣膺全市非遗
“想不到这么普通的北川腊肉也能如此高大上。”29日,祖孙三代都制作北川腊肉的行家里手王华祁,正在赶往成都推销北川腊肉。听到它成功成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消息后,略惊讶后,旋即又特别高兴起来。按照他的说法,这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在北川太常见了,没想到还能成为非遗。”王华祁介绍说,腊肉是山区羌族储存食物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之前肉吃不完,就要想办法腌起来。”每年“羌历年”(农历十月初一)之后,在北川农村,几乎家家都要腌制腊肉。用盐拌着花椒、胡椒、茴香、桂皮等中药材香料炒热后,均匀涂抹在杀好的猪肉上,然后经过简单腌制后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两个月的自然发酵、风干后,再用松柏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一般挂在烧柴火的灶头或烤火炉上面,慢慢熏干。”王华祁说。经过这样的过程后,北川腊肉便成形了,可以一直贮放到第二年过夏,“都已经循环往复做了一两千年了。”
“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北川腊肉的传统选料和制作技艺没变。”他介绍到,由于北川山区交通不便,村民多自给自足,制作腊肉的年猪便只有就近喂养杂粮、野菜和山泉水,腌制熏干也只能就地取材。由此制作出的腊肉,脂肪全部分解,色泽金黄、肥而不腻,并带有淡淡的松柏香味,“延续到现在,别人变了,我们没有,便保留了地道的品质。”北川腊肉也在坚持传统中成为一张响亮的文化品牌。
创新融合催生腊肉产业
在不少人印象中,非遗也许就意味着渐渐脱离了现代生活。兼具色、香、味的传统北川腊肉能否打破不少非遗项目“保护中濒危”的怪象呢?
“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北川腊肉经过创新正在不断发扬光大。”王华祁说。在年猪喂养坚持生态、制作工艺坚持原始的基础上,北川确立了产业化保护的思路,结合现代生活,开发“腊全猪”北川腊肉系列,“腊猪脚、腊排骨、腊猪尾、腊肠,然后腊心、肝、肾……”王华祁笑呵呵道,“大大小小有十几个产品,基本每个部位都有”,从而满足了各类人群的喜好。
“将香肠排骨、腊舌头、五花肉煮熟切好后好直接装盘,外加窝窝头、荞麦饼子、干饼子、火烧馍馍等夹着吃,别有一番味道。”……在北川的不少网站、餐馆和商铺的宣传牌上,展示着北川腊肉或拼盘或炖或炒的各种吃法。为了让外地游客更多了解北川腊肉,北川在宣传营销上花了不少心思,还统一打造北川腊肉品牌,通过互联网、旅游及重大活动对外进行专门展示营销。
不少制销北川腊肉的商家,还在淘宝等电商网店上开了网上直营店,“我今年也在天猫上办了个北川腊肉旗舰店,销路还不错。”王华祁说。
随着北川腊肉品牌化、系列化和电商化的过程,北川腊肉也逐渐销售到新疆、上海等全国各地,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北川腊肉也融入现代社会,并不断绽放光彩。
靠山吃山带动羌民增收
“我89年开始做腊肉,由小作坊一直做成加工厂。”穿过省道302线北川段一个又一个长长的隧洞,在出口处的禹里场镇尽头,一排三层楼高的厂房矗立着,这就是王华祁的腊肉加工厂。谈起自己做腊肉的经历,他不无自豪。
据他介绍,每年冬季刚到,便有绵阳、成都的商家赶到北川购买腊肉,“都是整车装”,他说。收购方式也由最早的挨家挨户凑成一车,变成了现在的加工厂订单式销售,“去年我只腊肉就卖两千多万。”在说到两千多万时,他伸出两个手指有力地上下挥动了一下。而在工厂里,附近村子里几十名地道的农民也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活计,从收购、腌制、熏干一直到包装出售,为制作北川腊肉、为自己的工作而忙碌。
“不光是解决了就业,还有增收。”王华祁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他的工厂要到片口等关内乡镇收购10000余头年猪。每年开春后签订订单,冬季收购,每头猪都要至少生长10个月以上,“要求必须是生态养殖”,他说,生长时间是规模化养殖的3倍以上,价格也高出一半。“今年猪肉不景气,我们的收购价也达到了14块一斤,每头猪比一般的高出了1000多块钱。”
在四川北川,像王华祁这样的腊肉家工厂,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家庭制作腊肉的更是数不胜数。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小小的北川腊肉已经成了造富大山的一大支柱产业。
(王守蕾 吴楚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