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游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210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预计全年旅游产业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过去一年北京在旅游市场发展思维上的求新求变,这份养眼的成绩单对得起这样的努力。
毫无疑问,“大旅游”是北京今后一段时间要大力发展的产业,这是由北京城市发展转型所决定的。如何充分挖掘北京的旅游资源和潜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需要政府及市民都群策群力起来。
事实上,关于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旅游品质,市旅游委已有方向,其在去年提出了高端旅游的概念。去年12月11日,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联盟成立,这是北京首次系统整合高端旅游资源。而在此之前,市旅游委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高端旅游发展处,专门负责组织拟订本市会展旅游、会议奖励旅游、商务旅游等高端旅游项目开发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高端旅游是个很动心的目标,但也确实是一个需要下大功夫才能完成的目标,因为其不仅涉及到硬件的完善,还需要软件的建设,后者的分量随着发展的时间而权重愈大。这分外考验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去年,市旅游委重新评定旅游饭店星级,原来的729家星级饭店有131家被“摘星”,对于软环境的建设也在一步一个脚印积着跬步。
大的方面,市旅游委一直在努力,也做得有声有色,比如在天坛举办新年倒计时的庆典活动,有想像力,使之成为一次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展示北京旅游形象的绝佳载体。当流光溢彩的灯光笼罩在与天对话的祈年殿之上,相信对于每一个陌生的他乡或异国人士,都是一次难以抗拒的诱惑。
如果说还需要的话,那就是我们缺少一部重量级的反映北京现代风采的电影和电视剧,就像《罗马假日》之于罗马,甚至《城市猎人》之于首尔,影视作品里那些不经意的生活情调反而最能勾起人们的憧憬。因一部出色的电影或电视剧而引发的寻梦之旅,更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产生更为持久的向心力。前不久火到要爆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在好评如潮的观感中,也让故宫、三里屯、东方新天地等北京的时尚厚重元素让人过目不忘,而这效果,实实在在地要比植入式的广告更为沁入心脾。由电视剧或电影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勃兴,是这些年重复在世界很多著名城市发生的故事。市旅游委是否也可以研究出自己的一个思路,让艺术和城市双赢。
有大手笔,也有小清新,相信这样的北京形象是令人心动的,也必然有助于北京旅游气质的整体抬升。而当这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时,1+1的合力会远远大于2。